7月23日上午10时20分左右,东北大学组织前往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参观学习的6名学生,在观摩浮选工艺时,因格栅板意外脱落,不幸坠入浮选槽。尽管救援人员全力施救,但这6名学生最终被救出后,经医护人员确认均已溺亡。此外,同行的1名带队老师也在事故中受伤。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应急管理局表示,属地党委政府、东北大学以及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已介入,正在共同处理后续的善后事宜。
据一名遇难学生的家属向媒体透露,事故发生后,他们先接到学校通知称孩子正在抢救,但当晚又接到辅导员和带队老师的电话,告知孩子已确认死亡。这位家属表示,遇难学生是东北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大三学生,得知噩耗后身心受到巨大打击,甚至手抖得无法与人正常交流。该学生的父母和姐姐已于7月24日抵达内蒙古满洲里处理后续事宜。姐姐表达了家属的核心诉求:希望查明事故真相,确保相关责任人受到追究。
展开剩余73%关于网络上流传的“浮选槽液体含剧毒且有腐蚀性”的说法,一位矿物加工工程领域的业内人士向媒体澄清,浮选槽中的液体主要是水和矿物构成的矿浆,仅添加了少量用于浮选的、清洁且无毒的化学药剂,因此该猜测并不属实。澎湃新闻报道,满洲里市某殡仪馆也证实,送来的遗体情况与平常无异,并未出现网络传言中可能被腐蚀损坏的情况。
一位相关领域的高校教师指出,对于工科学生而言,进入工业现场进行参观学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通常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不同深度。大三学生一般会参与为期二到四周的生产实习。按照常规流程,学生进入工厂前需接受安全培训,并按规定着装佩戴安全帽。涉事的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设有专门的参观通道,但进入生产实习阶段后,学生往往需要更近距离地观察生产过程。
对于工厂是否可以利用高清摄像头、传感器和AI图像识别技术来替代人工近距离观察的问题,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尽管“少人化”乃至“无人化”是行业发展的趋势,部分环节已可实现自动化,但智能化技术尚不能完全取代现场观察的重要性。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发布的《矿物加工工程学科发展报告》也指出,矿物加工行业因其生产特性,完全实现智能化面临较大挑战。目前国际上智能采矿已取得进展,但矿物加工领域主要实现了较高程度的装备自动化,全流程的智能控制仍有待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涉事的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曾在公开信息中宣称,2024年其浮选车间完成了二层平台地面格栅板的更换,并实现了“零事故”的安全目标。然而,中国黄金内蒙古矿业官微此前发布的关于此事的文章,在记者发稿前已被删除。此外,该公司在另一篇关于现场检修的文章中,其设备部安全管理人员曾提醒:“高处作业一定记得带好安全绳,有专人监护作业。”
在此次事故发生前,该公司于7月11日刚刚召开了上半年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会议强调要吸取近期国内事故教训,加强隐患排查整治,确保安全生产。
针对此次事故的法律责任,北京市高朋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薛红玲分析认为,此事件构成典型的安全责任事故。由于事故发生在企业生产经营场所,直接原因为格栅板脱落导致学生坠入作业中的浮选槽,造成6死1伤的严重后果,已符合“重大伤亡事故”标准,且情节特别恶劣(死亡3人以上)。如果调查确认格栅板脱落是由于设备维护缺失、设计缺陷或安全检查疏漏所致,企业管理人员可能因“违反安全管理规定”被追究刑事责任,主要责任人或面临3至7年有期徒刑。此外,事故企业及负责人还将面临行政处罚,并需承担对受害者家属的民事赔偿责任。
华一律师事务所金宏伟律师则表示,如果企业已发现重大安全隐患但未造成事故,通常不构成犯罪,但若接到整改要求仍不执行,则属行政问题。然而,此次因安全隐患导致死亡事故,企业责任将上升至刑事责任层面。特别是如果企业已被指出隐患却未采取措施,则属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从重处罚情形。
薛红玲进一步指出,《安全生产法》规定企业应制定安全管理规定并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在组织学生参观前,企业应评估风险,规划安全路径,考虑人数和格栅板承重问题,提前检查设施状况,进行安全培训,设置警示标志,并可能需要限制进入人数等。
关于学校责任,金宏伟认为,除非有证据证明学校强制学生参与危险活动,否则学校通常不承担责任,因为学校难以预知参观地点的具体设备状况。不过,学校也可能需要承担一定的民事赔偿责任。
在本案中,家属可依法起诉企业,要求赔偿医疗费、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等。在追究企业刑事责任的同时,家属可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主张赔偿。薛红玲建议家属及代理律师关注关键证据,包括现场监控录像,以及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格栅板的采购、安装、检查、维护和更换记录等。
从医学角度看,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刘俊解释,坠入浮选槽意味着口鼻会吸入矿浆,其中的化学物质可能灼伤气道,引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他强调,超过黄金4分钟救援时间,脑死亡风险极高,基本无救治希望。矿浆密度大、黏稠,使人难以自救,且可能含有腐蚀性药剂导致中毒、肺水肿。同时,槽内能见度低,救援定位困难,高速旋转的叶轮也可能造成严重机械伤害。
刘俊建议,若不幸坠入,应尽量保持冷静、减少挣扎以避免加速下沉或吸入更多有害物质。发现事故后,应立即通知专业人员救援,切勿盲目下水施救。
发布于:广东省股票配资首选门户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