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老影迷的你或许听说过“国产片保护月”这个概念,根据2004年口头下达的希望全国各院线支持国产影片的通知,每年6月10日至7月10日,不鼓励引进海外分账大片
那时候,国产电影还被好莱坞电影打得满地找牙,所以每年的暑期档,好莱坞爆款商业电影都进不来内地院线,只能等到9月份。并且就算进来,也要相互掣肘。其中最典型的,就是2012年,《超凡蜘蛛侠》和《蝙蝠侠3:黑暗骑士崛起》,被拖到8月底,在国内上映。
可是自从2017年,《战狼2》拿下56亿票房之后,国产电影对本土观众的吸引力节节攀升,国产电影连续不断的砍下50亿+、40亿+、30亿+的票房,让好莱坞电影望而兴叹,其中,海外电影最强的,也不过是《复仇者联盟4》的40亿,以及《速度与激情7》的24亿人民币,国产电影,似乎不需要保护,也能正面刚赢好莱坞爆款制作。
因此在2017 - 2024这段时间,“国产电影保护月“就逐渐消失了,中国电影挺起了胸脯,有了自信。而确实,在2019年之后,进入2020年代,因为疫情以及西方DEI、政治正确风气的扩散,导致很多好莱坞电影审美降级、叙事降级、逻辑混乱、智商感人,国人也不再买单。
时过境迁,到了2025年,虽然观众对国产电影的关注度高了,但绝大多数的国产电影质量,都令人一言难尽。虽然有《流浪地球》、《红海行动》、《哪吒》、《长安三万里》等顶级工业水准、具有开拓性的商业片出现,也有开心麻花,唐人街探案系列这样的成熟度较高的电影系列出现,但整体的工业化,规范化,对观众心理的把握,实在是太差太差。
中国电影的票房在春节档之后一落千丈。诸多电影人不反思自己的问题,反而埋怨起观众。另外,短视频虽然是干扰因素,但打铁还需自身硬,还是电影行业本身太差了。电影可以是影像化的大事件。要精彩,要牛逼,要用心。但是中国电影人并没有抓住人们这个心理。而此时,好莱坞逐步走出了DEI的泥潭,在2025年通过《罪人》、《我的世界》、《星际宝贝》、《碟中谍8》、《F1》等影片,逐步回春,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商业水准和电影水准。
如果没有neighbor, 那就谈不上什么neighborhood了。同理,如果电影市场,那就没有电影行业了。因此,在此时此刻,中国电影又敞开了大门,加大引进各种好莱坞电影,商业爆款:《侏罗纪世界》《神奇四侠》《超人》,自己的大片也同步上阵:《长安的荔枝》《731》《东极岛》等一系列影片一起拯救中国电影市场。国产电影与好莱坞电影,在经历过相互较劲,斗争,排挤,之后,终于回归了共同的使命 -- 服务好观众!服务好影迷!给大家带来有质量的享乐!
股票配资首选门户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