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忠,北京中研集团东城中医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0余年,对于治疗小儿脾胃失和、腹泻、腹痛、便秘、咳嗽、消喘、反复感冒、扁桃体炎、幼女月经不调、痛经、经期发热等疾病,效果颇丰。周三、周四全天出诊。
擅长运用中草药治疗小儿脾胃失和、腹痛、便秘、咳嗽、哮喘、反复感冒、扁桃体炎、幼女月经不调、痛经、经期发热、腹泻;更年期综合症,不孕症,痛经,月经不调,甲状腺结节,眩晕,失眠,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中风后遗症,痛风,及老年病,久咳不愈,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等。
有些人一年到头不病一次,而有些人却仿佛成了医院的“常客”,刚好没几天,一阵风吹来又感冒了。这种反复感冒的情况,西医可能称为“免疫力低下”,而中医则有其独到的见解——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外界的病毒多么强大,而在于你身体的“防御系统”出了漏洞。
中医认为,反复感冒的根本原因通常不是每次感染了不同的强大病毒,而是身体内部出现了“正气虚”的状态。反复感冒的人,其“正气虚”通常体现在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1. 气虚型——【卫士数量不够】
· 表现:特别容易累,说话没力气,懒得动,稍微活动就出汗(自汗),怕风吹。感冒起来症状可能不重,但拖的时间长,反反复复。多吃山药、小米、南瓜、红枣、香菇等益气固表。
2. 阳虚型——【城墙不保暖】
· 表现:比一般人怕冷,手脚冰凉,穿得总比别人多,喜欢喝热水。一受凉肯定感冒,感冒时浑身冷痛、鼻涕清稀。多吃温性食物,如羊肉、生姜、韭菜、核桃。喝生姜红糖水驱寒暖身,温阳益气。
3. 肺脾两虚型——【后勤补给不足】
· 表现:既容易感冒(肺虚),又伴有食欲差、肚子胀、大便稀溏(脾虚)。面色发黄,瘦弱无力。可以常喝山药粥或黄芪炖鸡汤以此来健脾益肺。
也可以通过针灸或艾灸相关学位(如足三里、大椎穴、风池穴等)达到益气固表,预防感冒的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具体如下:
避风寒:出汗后及时擦干,不要马上吹空调、吹风。根据天气增减衣物,尤其护好后背、脖子和脚踝。
节饮食:保护脾胃这个“后勤部长”,就是间接强壮了肺。
适劳逸: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久坐不动也会伤气,适当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有助于气血流通。
调情志:思虑过多、压力大会损伤脾气,保持心情愉悦很重要。
总之,中医调理反复感冒,就像一个系统工程,不是简单地去打跑每一次的敌人,而是努力修缮城墙、训练士兵、充实粮仓,让你自己的身体变得强大起来,真正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责任编辑:梁燕(EN003)
股票配资首选门户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