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糕妈。
最近几天,小学期末考试陆陆续续出成绩了,我们家在出游路上,还接到了老师通知成绩的电话。
这次期末考试前,年糕自己立了一个 flag:数学、科学要考满分(实际上都错了一题)。
提起“儿子想考满分”这件事,老母亲的嘴角就很难压
,开心到要跟同事说,发微博给粉丝说。
好多姐妹都觉得:糕妈你是不是变了!说好不鸡娃,不在乎成绩呢!
先回应一下,听到儿子“想要”考满分,老母亲到底在高兴什么!?
当然有一部分是看到满分的生理反应,我是一个被“成绩大过天”教育长大的人,当妈之后,很努力在克制自己,但还是有种惯性,看到满分、第一名忍不住觉得“真好”。
但我跟糕爸认真探讨过这个问题:比起满分,我们更开心的是,终于听到他“想要”。
这个淡人小孩,对学校的功课、各种比赛,一直表现得极为佛系(我们没有太去鸡他,鸡了也没用)。这次他自己提出来一个明确的目标,是很让我意外的。
考完科学之后,他跟我复盘考试情况:有一个题可能没做对,因为他不能确定题目想要考察的点是什么。
我跟他分析,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读题”能力,也就是语文的阅读能力还需要提高;另一方面也是做题不够多,应试需要适当刷一些题,熟练了之后会更容易 get 到出题人的意图。
他点点头“有道理”,接受了我给的“假期可以增加一些阅读”;然后,居然说“我也可以刷刷题”。
老母亲都惊呆了,这还是我那个整天“不想写作业、为什么要写作业”的儿子吗……
五年级的小朋友,体会到了“做成一件事”的爽感之后,为了达到目标,真的能忍受一些不喜欢的事情。
这就是我们一直说的自驱力啊!
对我们来说,他有想拿满分的心,比最后的分数,更值得高兴。
毕竟满分的结果,只代表这一次考试,想要变更好的自驱力,才是支撑他克服更多困难的动力。
身边的同事、一些低年级的家长,知道这件事情后,想知道我对年糕做了什么,激发了自驱力。
仔细想想,年糕的自驱力,和我很不一样。
我小时候的爱学习,很大程度上是在迎合爸妈、老师的期待,有过再多好成绩,一次考不好,都极其难受。
这是非常痛苦的体验,直到现在,我还有点 PTSD,在对待年糕的成绩时,行为上会极度克制。开心到跟同事、跟粉丝姐妹分享成绩,但在他面前,不敢流露出太多的喜悦,生怕他误会“只有成绩好,妈妈才开心”。
现在想想,可能有点矫枉过正了,年糕没那么在乎老师、家长的评价,他更像糕爸一点,专注自己的世界,对感兴趣的东西很上心。
他的自驱力来源,还是自己感兴趣,让自己开心。
对成绩的要求,应该也是发现“哎~考高分还是挺爽的”,对达成学业上的目标有了兴趣,就开始在乎。
仔细想想,虽然我们没有专门在功课上用力,但保持他学习的兴趣,我们家还是做对了一些事情的。
比如,允许孩子们“不务正业”,聊一些傻问题,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去满足好奇心。
前几天,发糕突发奇想,说没有太阳会怎么样?年糕说我们就失去了所有能量,都活不了。
发糕说没太阳能可以水利发电。年糕马上滔滔不绝纠正:没有太阳的热量,就没有水分蒸发,也没有对流,就没有雨、雪、河流这些东西,水利发电也弄不了......
看俩人兴致勃勃,年糕讲得头头是道,我甚至有点羡慕,这个小孩享受到了纯粹的、学习的快乐。
还有,我们不鸡娃,但也没有躺平。我们家在学习这件事情上,从大人到小孩,每个人都平等的被“卷”。
做博主,本身就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工作,才能跟上每年的新变化,像去年 AI 火起来,我也要学习和 AI 对话,适应 AI 带来的变化。
糕爸更是一个极度严谨和较真的人,再平常的事情,他一旦盯上了,就一定要花时间弄清楚。
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年糕虽然不那么喜欢上学,也从没有讨厌过学习本身。
而且,我们没有完全放手不管孩子的功课、成绩,当他需要帮助,我会告诉他我有哪些经验,和他一起分析,可以做什么来改善。
比如这次语文考试,作文跑题了,我从自身经验告诉他,审题能力需要多阅读,而且不只是写作文需要,数学等理科的考试,大学之后搞研究、看文献,阅读都是很重要的能力。
比起直接要求“多看书”,这种方式他更容易接受。
有同事问我,真的这么简单?就没有“年糕科学兴趣养成”的资源和攻略?没有“满分计划”之类的项目,帮他实现满分愿望?
拜托!如果只生一个娃,我也许,还有可能去研究这些。作为一个三胎妈妈,就算有心,精力也不允许。
我不想搭进自己难得的空闲时间,做一个围着孩子转的直升机,为了孩子的兴趣勉强自己。对妈妈来说,这不是健康的生活状态;我也不想自己的过度付出,成为捆绑孩子的枷锁。
听到他想下学期刷题,心里有一瞬间闪过“这可是你说的
”,但真要搞题库、教辅,还是等他自己来吧!
说到底。孩子偶尔给自己打个鸡血,也不会马上有翻天覆地的改变。今天想考满分,明天脱胎换骨,后天变学霸,不可能,都有一个过程,而且一定是反反复复的。
数学考试前的晚上,我以为他会复习、做题,或者梳理思路,为拿满分做准备。路过他房间的时候观察了一下:哦~没有学习,在看小王子
想着要不要提醒他,还是忍住了。
毕竟,拿满分是他的愿望,不是妈妈催他学习的把柄。
他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他的期待,也没有改变养孩子的心态,反而让我更坚定了。
想起年糕刚上小学时,我们没有幼小衔接,没有提前学拼音、识字,有人说等开学就知道难了;
三年级的分水岭,我们还是坚持睡觉第一,没有额外报班,也有人说,不把握关键时期,万一落后就跟不上了。
说真的,面对这些外界压力,我忐忑过,担心浪费了他的潜力,想过做点啥他会不会更好。
但现在的年糕,让我庆幸当时抵住了外界压力,给他充分的自由和信任,孩子的天分和潜力,总有机会展现出来。
我现在有信心再立一个 flag,发糕明年幼升小,还是不会有幼小衔接。
好啦,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当孩子到小学高年级,你们还在关心的问题是什么?也可以在留言区告诉我,我们最近多唠唠!
股票配资首选门户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